警惕不法贷款中介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时间:2024-12-25 12:41:56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25日电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4日在其官方微信发布《关于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消费者“债务重组”的风险提示》,提醒广大群众警惕不法中介诱导,认清“债务重组”的本质及其背后隐藏的风险,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近期,在社交平台上出现打着“债务重组”“债务优化”旗号的不法贷款中介信息,诱导消费者“借新还旧”或者申请高息过桥垫资,这种所谓的“重组”和“优化”不仅隐藏着高额收费陷阱和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而且可能被诱骗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而触犯法律。

此类“债务重组”贷款中介活动主要有以下两种套路:

一、借新还旧。不法贷款中介以“债务优化”“帮助解决债务问题”等名义,为贷款偿还压力较大或已逾期的消费者推荐“无抵押信用贷款”,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并促成贷款机构发放相关贷款,用于“置换”消费者原有贷款。贷款中介根据消费者征信情况收取高额手续费。

二、提供高息垫资,收取“砍头息”。不法贷款中介以帮助消费者“养好征信”等名义,诱导消费者向其申请垫资,再帮消费者申请贷款偿还垫资。在此过程中,中介机构首先收取一笔不菲的垫资费,促成贷款后再按放款额一定比例收取高额的服务费。

参与上述“债务重组”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以下风险:

一、高额息费导致的还款压力。不法中介为牟取利益,在诱导消费者“以贷还贷”或者使用其提供的过桥资金时往往从中收取服务费、手续费、垫资过桥利息等各种名目的高额费用,消费者“债务重组”后的综合资金成本远远高于正常银行贷款的息费水平,尤其是通过中介垫资再贷款偿还垫资的方式,不仅要承担垫资费,还要承担高额的服务费。消费者若无稳定的资金来源,通过借新还旧、高息过桥垫资等方式,不但不能真正缓解债务压力,还可能造成资金链断裂,陷入更大还款压力的困境。

二、信息安全权被侵害。消费者在选择不法中介帮助贷款或提供垫资时,需将身份信息、账户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财产信息等重要信息提供给对方。部分中介因管理不善或者为谋取非法利益,可能造成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甚至被出售,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三、违约违法风险。消费者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会明确约定贷款用途,所谓“债务重组”的两种方式均涉及“倒贷”,消费者未按合同约定使用贷款,将承担违约责任,不但可能被银行要求提前还贷,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如果配合不法中介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通过编造虚假理由、使用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获取贷款资格,此行为涉嫌骗取银行贷款,消费者甚至可能会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针对上述问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广大群众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债务重组”可能带来的风险,切实增强防范意识。确有融资需求的,请向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咨询,依据贷款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保护自身权益。

一、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虚假宣传和诱导。充分认识违规“倒贷”的风险和危害,警惕不法中介隐瞒不利信息、只谈诱人条件的虚假宣传和误导,切勿盲目相信陌生来电、短信、广告传单、社交平台等渠道推送的“债务重组”“债务优化”“免抵押担保”等贷款中介信息,避免陷入相关陷阱。

二、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不法贷款中介并非依法取得金融许可证的持牌金融机构,其从事的中介活动主要是了解贷款需求、编制材料、申请贷款的居间行为,并非贷款合同当事方。建议消费者合理评估自身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做好收支筹划,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符合条件的可以积极申请无还本续贷,并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贷款,避免挪作他用,产生违约责任,影响个人征信,甚至承担刑事责任。如对有关业务存在疑问,可通过金融机构官方网站公布的热线等进行咨询核实。

三、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件、银行卡、金融账户等,不轻易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相关手续,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被非法利用、买卖,以防个人财产遭受损失。如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请注意保存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标签:

  • 上一篇文章: 广州发展连续高分红 做实主业是基石
  • 下一篇文章: 最后一页
  • 最新
  • 警惕不法贷款中介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中新网12月25日电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4日在其官方微信发布《关

  • 广州发展连续高分红 做实主业是基石

    公司的综合能源发展蓝图如何规划?未来是否会保持高分红?近日,走进

  • 投资20亿元的普洛斯清远时尚科技创新谷开园

    中新网清远12月6日电 (记者 王华)普洛斯清远时尚科技创新谷12月5

  • ​西平县柏苑街道组织开展“反邪教”宣传活动

    为弘扬科学精神,进一步增强居民群众的反邪意识,强化辨邪、识邪、拒邪

  • 大庆市:全新政策打造东北振兴人才集聚回流先行地

    中新网大庆12月5日电 (徐卫)对引进的庆A类高层次人才,给予100万元

  • 企业绿色转型——可持续生产和采购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11月28日电 (官逸伦)中国企业参与联合国采购,与企业未

  • 莲藕产业冲刺百亿 洪湖谱写田园水乡“致富经”

    眼下正是莲藕采收的季节,在刚刚结束的双11大促中,洪湖莲藕销量持

  • 当工业遇上旅游: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中国硬核工业邂逅诗和远方,旅游业有了新场景、新动能与新挑战。1

  • 新图景里的数智脉动|星辰大海

    编者按:从农田的耕耘到工厂的忙碌,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到休闲娱

  • 通讯|中伊文化交流的“双向奔赴”

    新华社德黑兰10月17日电 通讯|中伊文化交流的双向奔赴新华社记者

  • 辽宁省秋收进度已超六成

    近日,在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孟家台社区,20多台收割机在稻田

  • 速读:中国学者脑脊接口研究获突破:脊髓损伤者步态将更自然流畅

    中新社上海10月5日电 (记者 陈静)只需在脑部和脊髓植入电极芯片,

  • 全球最资讯丨青海首个市级饲草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在海西州成立

    中新网西宁9月23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23日从青海省海西州农牧局获

  • 天天快看:私募基金增值税怎么交?基金税费怎么算?

    私募基金增值税怎么交?私募基金增值税交到税务局即可。自2018年1月1

  • 当前视讯!基金定投为什么不能全部赎回?定投不想投了怎么赎回?

    基金定投为什么不能全部赎回?基金定投可以全部卖出,部分已扣款但未

  • 世界热头条丨今年前7个月北京新设外资企业1095家

    中新社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 吕少威 李晓喻)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30

  • 旅游
    • 亚投行“朋友圈”为何越扩越大?|世界即时看

    • 全球通讯!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近一年 多家银行推出非试点地区预开户服务

    •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规模逾1.35万亿元 每日快看

    • 一句誓言坚持42年,她成为社区“大明星”!